家住广东的李先生,今年52岁,平时经常喜欢跑步,一个星期前,李先生外出跑步,几圈下来全身都湿透。回到家后痛痛快快洗了个冷水澡,可没想到,刚洗完,他突然身体无力的瘫倒在地上,半侧身体也不听使唤,家人觉得不对劲,就立即将其送往医院,经过一番检查被诊断为脑梗死。
李先生迷惑不解,我既没高血压,又没有糖尿病,年纪也才五十出头,怎么洗澡还洗出脑梗了呢?
其实,洗澡不是直接导致脑梗的主要原因,但是错误的洗澡习惯会增加脑梗的风险。如果你有以下4个洗澡习惯,最好早日改掉。
水温过高或过低
有的人喜欢洗冷水澡,如果洗澡的温度太低,容易刺激交感神经,造成心率增快、血压升高,无疑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。还有的人洗澡时喜欢把水温调得很高,尤其是天气寒冷的时候,用很热的水洗澡,然而,水温过高会导致血管舒张、血压升高,并给心脏和血管带来负担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合适的水温在40度左右,洗澡后要及时擦干身体、穿好衣服,避免感冒。
长时间泡澡
通常浴室的环境空间较小,洗澡时水蒸气较多,在空气不流通的浴室内长时间泡澡,容易出现身体缺氧,导致头晕乏力,胸闷,血管受到长时间刺激,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。
饭后立即洗澡
饭后人处于饱腹状态,如果立即洗澡,不仅会影响肠胃的健康,也会引发脑梗的问题。因为我们刚刚吃完饭,大量的血液都在我们的胃中消化食物,流向身体各个器官的血液就会减少。而这时候洗澡,容易导致血管扩张,血液循环不畅。从而加重血管的压力,可能造成脑供血不足的情况。
剧烈运动后洗澡
大汗淋漓或剧烈运动过后,最好缓步走一走,休息平稳一下情绪和身体机能,再去洗澡。因为人在运动的时候,流向肌肉的血液会增多,心率加快,当运动停止之后,血液的流动以及心率虽有所缓解,但仍然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。如果这个时候去洗澡,皮肤血管扩张,则又会增加血液向皮肤及肌肉内的流量,容易导致血液不足以供应各个器官,比如心脏、大脑,从而有可能会诱发到心脑血管疾病。
为了避免洗澡引发脑梗,大家一定注意洗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发生谨遵医嘱。
版权声明:
康兴医疗官网()独家专稿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,欢迎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