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旦患上高血压,及时控制血压非常重要。那么,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血压应该控制到多少合适呢?
血压是反映我们身体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,虽然很多人都知道,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:收缩压(高压)>140mmHg;舒张压(低压)>90mmHg,但很多人都不知道,各年龄段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。甚至有很多人认为,只要不是高血压,血压就是一成不变的,殊不知,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也会发生变化。
有的人认为,高血压是因为血压太高了,把血压降低就好了,但事实上,无论是否高血压患者,血压都不是越低越好,一般都要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,既不能血压过高,也不能血压过低。通常正常血压的范围是:小于120/80mmHg。即:收缩压不超过120mmHg,同时,舒张压不超过80mmHg。
如果高血压患者将血压降的过低,低于正常值范围的情况下,心血管一时半会不能适应这种低压状态,会影响心脏射血,心脏射血量减少后,可能会造成脑部、心脏,体循环其他脏器血容量灌注不足的情况,影响器官的正常代谢,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、脑供血不足、心肌缺血等问题,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群中更容易发生。
对于一般的高血压患者,降压目标应降至140/90mmHg以下,在可耐受和可持续的条件下,其中部分有糖尿病、蛋白尿等的高危患者的血压可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。
对于老人年而言,因为目前我国,只有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血压标准,老年人并没有明确的血压标准,都是按照成年人的标准,但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性,最好因人而异,在医生的建议下设定血压目标。
另外,中国高血压患病人群仍处于上升趋势,且越来越年轻化。对不少年轻人来说,如果血压测量结果为:收缩压120-139mmHg、舒张压80-89mmHg范围,也不是正常血压,而是“正常高值”,这意味着血压已经偏高了,心脑血管已经开始受到威胁了。但年轻人由于身体代偿能力较好,症状经常表现不明显,而且年轻人对身体盲目自信,往往更易忽视体检和血压测量,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,积累产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更大,危害更甚于中高年龄的高血压患者。因此,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升高,就应该积极治疗,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手段控制血压。
不过,以上降压范围并不是一个绝对值,只是作为一个参考,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,特别是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,血压值会存在一定的差异。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血压是否正常,最好咨询专业的医生,千万不要自行诊断服药,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发生谨遵医嘱。
版权声明:
康兴医疗官网()独家专稿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,欢迎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