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患者吃降压药期间,也要注意关注身体的变化,一旦发现有任何的不适,及时就医。
长期吃降压药,身体若出现以下5种变化,要引起重视了。
1、持续咳嗽
通常情况下,咳嗽是感冒或嗓子不舒服的表现。如果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期间,出现了长时间持续干咳的情况,排除感冒的因素,可能是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,要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,更换药物。
2、心悸、心律不齐
高血压与心脑血管有着密切的关联,长期不合理的服用降压药会给心脏带来一定的影响。如果在服用完降压药以后,发现心悸、心律不齐等症状,要警惕是否合理服药,尽快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,以免耽误病情。
3、腹痛腹泻
长时间服用一些降压药,可能会影响到人体的肠胃。特别是肠胃功能比较虚弱的人,如果大量的摄入一些药物,可能会导致腹泻,腹痛,恶心,呕吐。一定要及时就医,不要盲目自行用药,反而加重身体负担。
4、四肢乏力或疼痛
有的降压药吃了之后,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肌肉无力、疼痛,还会伴随四肢麻木的情况,严重的话还会影响行走,出现这这些症状,应及时咨询医生或到医院就医。
5、过敏
有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可能会对某种药物产生过敏反应,在使用降压药物时,应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,如出现皮疹、荨麻疹、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,最好立即停药并就医。
高血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,一定留意身体出现的异常变化,如果出现长时间持续干咳、心悸、心率不齐、腹痛腹泻、四肢无力或疼痛、过敏等症状,应及时咨询医生或到医院就医,以确保健康和安全。如果身体没有明显异常,又担心降压药对身体有副作用,可以定期监测血压,及时发现血压变化,还可以定期复诊,筛查心、脑、血管等方面的疾病,做到早发现、早预防、早治疗,避免危重并发症的发生。
温馨提示:虽然降压药有一定的副作用,但跟高血压所带来的危害相比,显然是微不足道的。高血压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,容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,可能会诱发各种并发症,增加发生脑卒中、冠心病等风险。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之一,不能因为过分担心降压药物的副作用,而拒绝服用药物治疗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发生谨遵医嘱。
版权声明:
康兴医疗官网()独家专稿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,欢迎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