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冬季,全国各地气温骤降,季节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引起血压波动,高
血压患者健康过冬,要特别警惕以下6大“危险时刻”。
早上起床时
人体血压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,通常在早上6-10点,血压会达到一天中的高峰值。因此,高血压患者早上起床时不要太猛,起床太快,体位突然变化,容易出现脑部供血不足、头昏眼花、站立不稳等现象。可以躺在床上伸伸懒腰,活动一下筋骨,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,之后再慢慢起床,让血压有个过渡时间。
气温骤降时
冬季气温低,体表温度下降,为了维持正常体温,身体新陈代谢加快,心脏输出更多血液,负担加重,加大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。另一方面,身体在遭遇寒冷后,肾上腺素增加,血管收缩,阻力增大、血压升高,血管容易发生堵塞,从而使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。因此,气温骤降时,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。
抽烟喝酒时
烟草中含有尼古丁会刺激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,还会刺激肾上腺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,使心率加快,血管收缩,血压升高。而长期大量饮酒,酒里面的酒精会刺激身体,不仅容易导致血压升高,还会增加心脏、肝脏等重要器官的负担。
情绪激动时
情绪变化对血压影响非常大,人在紧张、愤怒、惊恐、压抑、焦虑、烦躁等状态下,情绪变化会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,交感神经活动增强,导致血管收缩,引起血压升高。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,更要保持心态的平和,避免出现大喜或大悲的情绪。
屏气排便时
排便不顺畅,屏气用力时,容易使腹压加大,导致血压升高。当血压超过脑血管壁承受能力时,甚至会增加脑出血发生的风险。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,在排便时,切忌用力过猛,大便不顺畅时,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或药物等方式辅助排便。
洗澡时
洗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,不管有多忙,洗一次澡就会感觉轻松许多。不仅可以清洁皮肤,,还能放松身心,解除疲劳。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冬天的气温寒冷,在洗澡的时候,人体温度骤然升高,会导致血压的波动幅度瞬间变大,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因此,高血压患者洗澡也要注意很多方面的细节,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害。
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,合理控制血压尤为重要,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,尤其以上6个易导致血压升高的“危险时刻”,高血压患者要提高警惕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发生谨遵医嘱。
版权声明:
康兴医疗官网()独家专稿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,欢迎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