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网上看到不少网友吐槽:“为什么夏天买的水果总觉得不好吃?”、“橙子明明看着新鲜,吃起来却寡淡无味?”其实,这可能是你踩了“反季节水果”的坑!营养师提醒:夏季高温天气下,这3种水果若频繁出现在你的购物清单里,可要当心了——它们多半是“冷库存货”或“催熟产物”,营养和口感都大打折扣!
这3种水果,夏天请谨慎选择:
1、橙子
冬季才是橙子的自然成熟期,饱满的果肉富含维生素C 和膳食纤维。但现在市面上的橙子,大多是去年冬季采摘后存入冷库的“存货”。经过长达半年的低温储存,不仅水分流失,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会大幅降解,口感从酸甜多汁变得干涩乏味。更重要的是,长期冷库储存可能依赖保鲜技术,无形中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。
2、梨子
作为秋季的“润燥担当”,梨子本应在9-10 月迎来旺季。而夏季在售的梨子,多数也是冷藏保存的库存果。你可能会被它光滑的外表迷惑,但咬开后会发现果肉发硬、酸涩感明显,甚至完全没有果香——这是因为果实脱离树体后,细胞活性减弱,糖分和风味物质无法继续积累。部分不良商家为延长保质期,还可能违规使用保鲜剂,长期食用存在健康隐患。
3、青苹果
真正的青苹果自然成熟于7月底至10 月,此时的果实经过充足的日照和糖分积累,酸甜适中、果肉爽脆。而 6 月就早早摆上货架的青苹果,很大概率是“催熟果”。商家为抢占市场,可能会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加速果实成熟,这样的苹果不仅口感生涩、纤维粗糙,还可能因催熟剂残留影响肠胃健康,尤其对老人和儿童更不友好。
夏季吃果指南:应季新鲜才是“王道”
(一)选对时间,营养翻倍
夏季真正值得吃的应季水果有这些:
西瓜:6-8月盛产,水分含量超90%,解暑生津;
桃子:7 月起大量上市,富含果胶和多种矿物质;
葡萄:8 月前后成熟,花青素和维生素E含量丰富;
荔枝:6-7月当季,甜蜜多汁但需控制量(每日不超过10 颗)。
(二)购买小贴士
优先选择本地农贸市场或正规商超,查看水果的产地和上市时间;
拒绝“颜值焦虑”:自然成熟的水果可能带有少许斑点,反而是“原生态”的标志;
少量多次购买:避免长期存放导致营养流失。
水果就像大自然的“季节限定礼物”,顺应时令品尝才能收获最佳的营养与口感。夏季气温高,水果更容易变质,选择应季鲜果不仅能避免踩入“冷库货”、“催熟果”的陷阱,还能让每一口都吃得分外安心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发生谨遵医嘱。
转发这篇文章,让更多人告别“反季水果雷区”,一起做懂吃会吃的健康达人吧!
版权声明:
康兴医疗官网()独家专稿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,欢迎分享!